卫生部规定《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
管理员 | 2013-04-23 10:12: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8月11日,卫生部关于印发《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5]335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染发类化妆品的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我部组织制定了《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以下简称《名单》)。《名单》规定了染发类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染发剂原料及其限制使用要求和标签标注规定。申请卫生部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的染发类化妆品必须符合本规定,使用《名单》之外的染发剂原料或扩大限制使用《名单》之内的原料,应向我部申请化妆品新原料卫生许可,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本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由卫生部负责解释。以往发布的文件要求与《名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染发剂原料名单》
附件:《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
二00五年八月十一日
附件:染发剂原料名单(试行)
序号 | 原料名 | 限制 | 化妆品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 |||
INCI名 | 中文名 | CAS号 | 最大使用浓度(%) | 其他限制和要求 | ||
1 | 1,3-Bis-(2,4-diaminophenoxy)-propane | 1,3-双-(2,4-二氨基苯氧基)丙烷 | 81892-72-0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2 | 1,3-Bis-(2,4-diaminophenoxy) propane HCl | 1,3-双-(2,4-二氨基苯氧基)丙烷HCl | 74918-21-1 | (以游离基计)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3 | 1,5-Naphthalenediol | 1,5-萘二酚 | 83-56-7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4 | 1-hydroxyethyl 4,5-diamino pyrazole sulfate | 1-羟乙基 4,5-二氨基吡唑硫酸盐 | 155601-30-2 | 2.25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125% | 注1 |
5 | 1-Naphthol | 1-萘酚 | 90-15-3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含1-萘酚。注1 |
6 | 2,4-Diaminophenol | 2,4-二氨基苯酚 | 95-86-3 | 10.0 | 含二氨基苯酚类;注1 | |
7 | 2,4-Diaminophenol HCl | 2,4-二氨基苯酚 HCl | 137-09-7 | (以游离基计)10.0 | 含二氨基苯酚类;注1 | |
8 | 2,4-Diaminophenoxyethanol HCl | 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 HCl | 66422-95-5 | (以游离基计)4.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2.0% | 注1 |
9 | 2,4-Diaminophenoxyethanol sulfate | 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硫酸盐 | 70643-20-8 | (以游离基计)4.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2.0% | 注1 |
10 | 2,6-diaminopyridine | 2,6-二氨基吡啶 | 141-86-6 | 0.004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002% | 注1 |
11 | 2,6-diaminopyridine sulfate | 2,6-二氨基吡啶硫酸盐 | (以游离基计)0.004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002% | 注1 | |
12 | 2,6-Dimethoxy-3,5-pyridine- diamine HCl | 2,6-二甲氧基-3,5-吡啶二胺HCl | 56216-28-5 | 0.5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25% | 注1 |
13 | 2,7-Naphthalenediol | 2,7-萘二酚 | 582-17-2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使最大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14 | 2,6-Dihydroxyethylamino- toluene | 2,6-二羟乙氨基甲苯 | 149330-25-6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15 | 2-amino-3-hydroxypyridine | 2-氨基-3-羟基吡啶 | 16867-03-1 | 0.6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3% | 注1 |
16 | 2-Amino-4-hydroxyethylamino- anisole | 2-氨基-4-羟乙氨基茴香醚 | 83763-47-7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17 | 2-Amino-4-hydroxyethylamino- anisole sulfate | 2-氨基-4-羟乙氨基茴香醚硫酸盐 | 83763-48-8 | (以游离基计)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18 | 2-Amino-6-chloro-4-nitro- phenol | 2-氨基-6-氯-4-硝基苯酚 | 6358-09-4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19 | 2-Amino-6-chloro-4-nitro- phenol HCl | 2-氨基-6-氯-4-硝基苯酚 HCl | ― | (以游离基计)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20 | 2-Chloro-p-phenylenediamine | 2-氯-p-苯二胺 | 615-66-7 | 0.1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05% | 注1 |
21 | 2-Chloro-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2-氯-p-苯二胺硫酸盐 | 6219-71-2/ 61702-44-1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22 | 2-Hydroxyethyl picramic acid | 2-羟乙基苦氨酸 | 99610-72-7 | a) 3.0, b) 2.0[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23 | 2-Methyl-5-hydroxyethylamino-phenol | 2-甲基-5-羟乙氨基苯酚 | 55302-96-0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24 | 2-Methylresorcinol | 2-甲基雷琐辛 | 608-25-3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含2-甲基雷琐辛;注1 |
25 | 2-Nitro-p-phenylenediamine | 2-硝基-p-苯二胺 | 5307-14-2 | 0.3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5% | 注1 |
26 | 2-Nitro-p-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 2-硝基-p-苯二胺二盐酸盐 | ----- | (以游离基计)0.3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5% | 注1 |
27 | 2-Nitro-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2-硝基-p-苯二胺硫酸盐 | 68239-83-8 | (以游离基计)0.3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5% | 注1 |
28 | 3-Nitro-p-hydroxyethylamino- phenol | 3-硝基-p-羟乙氨基苯酚 | 65235-31-6 | 6.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3.0% | 注1 |
29 | 4,4’-Diaminodiphenylamine | 4,4’-二氨基二苯胺 | 537-65-5 | 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30 | 4,4’-Diaminodiphenylamine Sulfate | 4,4’-二氨基二苯胺硫酸盐 | 6369-04-6 | (以游离基计)6.0 | 注1 | |
31 | 4-Amino-2-hydroxytoluene | 4-氨基-2-羟基甲苯 | 2835-95-2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32 | 4-Amino-3-nitrophenol | 4-氨基-3-硝基苯酚 | 610-81-1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33 | 4-Amino-m-cresol | 4-氨基-m-甲苯酚 | 2835-99-6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34 | 4-Chlororesorcinol | 4-氯间苯二酚 | 95-88-5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35 | 4-Hydroxypropylamino-3-nitro-phenol | 4-羟丙氨基-3-硝基苯酚 | 92952-81-3 | a) 5.2 b) 2.6[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2.6% | 注1 |
36 | 4-Nitro-o-phenylenediamine | 4-硝基-o-苯二胺 | 99-56-9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37 | 4-Nitro-o-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4-硝基-o-苯二胺硫酸盐 | 68239-82-7 | (以游离基计)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38 | 5-Amino-4-chloro-o-cresol | 5-氨基-4-氯-o-甲苯酚 | 110102-86-8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39 | 5-Amino-6-chloro-o-cresol | 5-氨基-6-氯-o-甲苯酚 | 84540-50-1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40 | 6-Amino-m-cresol | 6-氨基-m-甲苯酚 | 2835-98-5 | 2.4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2% | 注1 |
41 | 6-Amino-o-cresol | 6-氨基-o-甲苯酚 | 17672-22-9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42 | 6-Hydroxyindole | 6-羟基吲哚 | ―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43 | 6-Methoxy-2-methylamino-3- aminopyridine HCl ( HC Blue No 7) | 6-甲氧基-2-甲氨基-3-氨基吡啶 HCl (HC 蓝 7号) | 90817-34-8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44 | Acid Orange 3 | 酸性橙 3 号 | 6373-74-6 | 0.2 | 注1 | |
45 | Acid Violet 43 | 酸性紫 43 号 | 4430-18-6 | 1.0 | 所用染料纯度不得<80%, 其杂质含量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挥发性成分(135℃)及氯化物和硫酸盐(以钠盐计)不得�18%,水不溶物不得�0.4%,1-羟基-9,10-蒽醌(1-hydroxy-9, 10- anthracenedione)不得�0.2%, p-甲苯胺(p-toluidine)不得�0.1%,p-甲苯胺磺酸钠(p-tolluidine sulfonic acids , sodium salts)不得�0.2%, ; 其他染料(subsidiary colors)不得�1%, 铅不得�20mg/kg, 砷不得�3mg/kg, 汞不得�1mg/kg, | 注1 |
46 | Basic Blue 26 | 碱性蓝 26 号 | 2580-56-5 | 0.5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25% | 注1 |
47 | Basic orange 31 | 碱性橙31号 | 97404-02-9 | 0.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 | 注1 |
48 | Basic red 51 | 碱性红51号 | 77061-58-6 | 0.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 | 注1 |
49 | Basic red 76 | 碱性红76号 | 68391-30-0 | 2.0 | 注1 | |
50 | Basic Violet 14 | 碱性紫 14 号 | 632-99-5 | 0.3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5% | 注1 |
51 | Basic yellow 87 | 碱性黄87号 | 68259-00-7 | 0.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1% | 注1 |
52 | Disperse Black 9 | 分散黑9号 | 12222-69-4/ 20721-50-0 | 0.4 | 注1 | |
53 | Disperse Violet 1 | 分散紫 1 号 | 128-95-0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54 | Disperse violet 4 | 分散紫 4 号 | 1220-94-6 | 0.08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04% | 注1 |
55 | HC Orange No.1 | HC 橙 No.1 | 54381-08-7 | 3.0 | 注1 | |
56 | HC Red No.1 | HC 红 No.1 | 2784-89-6 | 0.5 | 注1 | |
57 | HC Red No.3 | HC 红 No.3 | 2871-01-4 | 0.5 | 原料中游离二乙醇胺含量≤0.5%,并不得与亚硝基化物质配伍。 | 注1 |
58 | HC Yellow No.6 | HC 黄No.6 | 104333-00-8 | a) 2.0 b) 1.0[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59 | HC Yellow No.2 | HC 黄 No.2 | 4926-55-0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60 | HC Yellow No.4 | HC黄 No.4 | 59820-43-8 | 3.0 | 注1 | |
61 | Hydroquinone | 氢醌 | 123-31-9 | 0.3 | 含有氢醌;注1 | |
62 | Hydroxybenzomorpholine | 羟苯并吗啉 | 26021-57-8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63 | Hydroxyethyl-2-nitro-p- toluidine | 羟乙基-2-硝基-p-甲苯胺 | 100418-33-5 | a) 2.0 b) 1.0[2]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64 | Hydroxyethyl-3,4-methylene- dioxyaniline HCl | 羟乙基-3,4-亚甲二氧基苯胺 HCl | 94158-14-2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65 | Hydroxyethyl-p-phenylene- diamine sulfate | 羟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 | 93841-25-9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66 | Hydroxypropyl bis(N-hydroxy- ethyl-p-phenylenediamine) HCl | 羟丙基双(N-羟乙基-p-苯二胺) HCl | 128729-28-2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67 | m-Aminophenol | m-氨基苯酚 | 591-27-5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68 | m-Aminophenol HCl | m-氨基苯酚 HCl | 51-81-0 | (以游离基计)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69 | m-Aminophenol Sulfate | m-氨基苯酚硫酸盐 | 68239-81-6 | (以游离基计)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70 | m-Phenylenediamine | m-苯二胺 | 108-45-2 | 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1 | m-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m-苯二胺硫酸盐 | 541-70-8/ 25723-55-1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2 | N,N-Bis(2-hydroxyethyl)-p- 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N,N-双(2-羟基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 | 54381-16-7/ 57524-61-5/ 58262-44-5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3 | N,N-Diethyl-p-phenylenedi- amine Sulfate | N,N-二乙基-p-苯二胺硫酸盐 | 6065-27-6/ 6283-63-2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4 | N,N-Diethyltoluene-2,5-di- amine HCl | N,N-二乙基甲苯-2,5-二胺 HCl | 2051-79-8 | (以游离基计)10.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5 | N,N-Dimethyl-p-phenylenedi- amine | N,N-二甲基-p-苯二胺 | 99-98-9 | 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6 | N,N-Dimethyl-p-phenylenedi- amine Sulfate | N,N-二甲基-p-苯二胺硫酸盐 | 6219-73-4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7 | N-Methoxyethyl-p-phenylene- diamine HCl | N-甲氧乙基-p-苯二胺HCl | -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8 | N-Phenyl-p-phenylenediamine | N-苯基-p-苯二胺 | 101-54-2 | 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79 | N-Phenyl-p-phenylenediamine HCl | N-苯基-p-苯二胺HCl | 2198-59-6/ 56426-15-4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80 | N-Phenyl-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N-苯基-p-苯二胺硫酸盐 | 4698-29-7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81 | o-Aminophenol | o-氨基苯酚 | 95-55-6 | 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82 | o-Aminophenol Sulfate | o-氨基苯酚硫酸盐 | 67845-79-8 | (以游离基计)2.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0% | 注1 |
83 | p-Aminophenol | p-氨基苯酚 | 123-30-8 | 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84 | p-Aminophenol Sulfate | p-氨基苯酚硫酸盐 | 63084-98-0 | (以游离基计)1.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5% | 注1 |
85 | Phenyl Methyl Pyrazolone | 苯基甲基吡唑啉酮 | 89-25-8 | 0.5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25% | 注1 |
86 | p-Methylaminophenol | p-甲氨基苯酚 | 150-75-4 | 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87 | p-Methylaminophenol Sulfate | p-甲氨基苯酚硫酸盐 | 55-55-0/ 1936-57-8 | (以游离基计)3.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1.5% | 注1 |
88 | p-Phenylenediamine | p-苯二胺 | 106-50-3 | 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89 | p-Phenylenediamine HCl | p-苯二胺HCl | 624-18-0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90 | 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 p-苯二胺硫酸盐 | 16245-77-5/ 50994-40-6 | (以游离基计)6.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91 | Resorcinol | 间苯二酚 | 108-46-3 | 5.0 | 含间苯二酚。注1 | |
92 | Sodium Picramate | 苦氨酸钠 | 831-52-7 | 0.1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0.05% | 注1 |
93 | Tetraaminopyrimidine sulfate | 四氨基嘧啶硫酸盐 | 5392-28-9 | 5.0 | 当与氧化乳混合使用时,最大使用浓度应为2.5% | 注1 |
94 | Toluene-2,5-diamine | 甲苯-2,5-二胺 | 95-70-5 | 10.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95 | Toluene-2,5-diamine Sulfate | 甲苯-2,5-二胺硫酸盐 | 615-50-9/ 6369-59-1 | (以游离基计)10.0 | 含苯二胺类。注1 | |
96 | Toluene-3,4-diamine | 甲苯-3,4-二胺 | 496-72-0 | 10.0 | 含苯二胺类。注1 |
注:[1] 在产品标签上需标注以下警示语:对某些个体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应按说明书预先进行皮肤测试。不可用于染眉毛和眼睫毛,如果不慎入眼,应立即冲洗。专业使用时,应戴合适手套。
[2] 作为半永久性染发剂原料时的最大使用浓度。
相关内容
更新日期:2013-04-23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