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赴会是什么谚语(拜关公怎么说吉利的话)

广西恭城瑶乡,为赶关帝庙会,人头攒动。

来源:**新闻网

图为关帝雕像。唐孟贤摄

图为传统祭祀仪式现场。唐孟贤摄

图为传统祭祀仪式现场。唐孟贤摄

6月14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举行“关公文化节”。瑶族乡各族群众聚集在县城武文广场,将关帝塑像请上神坛,按传统礼制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并进行关帝巡游。宫窑乡从明清时期开始,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关公生日那天,就有举行关帝庙会的习俗。群众自发到武庙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城里的公帝庙俱乐部:沿袭了400多年的老习俗。

农历五月十二日,对于恭城瑶族自治县的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关帝庙会”的节日。

庙会期间,该县及周边广东、湖南等地的游客齐聚恭城,参加一系列祭祀和纪念活动,祝愿风调雨顺、繁荣祥和。

图为关帝**。唐孟贤摄

图为关帝**。唐孟贤摄

“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逛庙会。不仅每家每户都做得很好,我还能看到热闹的关公**。”恭城公帝庙协会会长说,恭城汉、壮、瑶等民族尊称三国名将关羽为吴,建庙称武庙或关帝庙。恭城有几座关公寺庙。除了县城的武祠,莲花镇、莉姆镇、西陵乡、龙湖乡也有武祠。吴公寺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这座寺庙占地2100平方米。据说关公不仅忠诚、正直、勇敢,而且同情人民。当人们有困难时,他给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在恭城,有一个传说,关公的奇迹般的降雨缓解了恭城100天的干旱,干旱和人畜饮水困难。为了感谢关公的好意,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恭城人都会祭拜关胜。

一般庙会持续三到五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九到初十二。小青和大庆的活动规模不同。小青的关公雕像不旅游,人们去寺庙烧香。装满骨灰的大香炉显示了人们对关公的尊敬。关帝庙俱乐部的大庆活动庄严热烈,有一套传统流传下来的“规定动作”。

除了传统仪式,市内的公帝庙俱乐部还有精彩的节目,如举行孔庙的成年礼和仪式,龙狮表演,桂剧的传统服装表演,民俗文化,特技表演,传统美食街等系列活动。

文化穿越时空,传统长存。关帝庙将给恭城人民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长寿之乡恭城的建设带来永恒的艺术魅力。

自从武祠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和支持武祠及相关庙会活动。庙会当天,政府会派出一定数量的警力和工作人员维持庙会秩序,以保证庙会的顺利安全进行。同时,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指导,将这种民俗文化与旅游、商业活动相结合,实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双赢。

如今,400年历史的恭城关帝庙将在传承中与时俱进。该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关帝庙会与油茶文化节巧妙结合,重点展示了贡的民俗文化

周仓,山西平陆县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它的形象是一个身材高大、黑脸的关西汉子,原籍黄塔军,在他独骑千里时成为关羽的贴身侍卫,从此对关羽忠心耿耿。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攻打成都,周仓跟随关羽镇守荆州。《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时,周仓活捉了魏军义将庞德。关羽被孙权斩首后,周仓在麦城大哭,后拔剑**。此后,在各种民间传说中

,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的神像。

今年的6月15日是农历五月十三日,正是关公的诞辰日。当日,一年一度的平陆县部官乡关帝庙会在周仓文化园开幕,关公磨刀节祭祭祀关公活动、民俗表演、传统小吃品尝等活动,让当地百姓和游客尽享部官乡的关公文化、周仓精神及风土人情。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处于夏至或小暑季前后,通常的气候都有降雨的过程。而民间称此日若下雨,便是“关公”在磨刀。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光景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期以来,民间以此作为观察天气迹象和社会动态的参照物,并广泛流传为口头谚语。如今,关公磨刀日已经是民间的传统节日,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周仓文化园项目是平陆县文化旅游“一路两区四园五点”项目群中重点打造的四园项目之一。近日,周仓文化园与上海清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该公司董事龙玉霞女士表示,近年来,国内大量的年轻作家创作了许多大热的IP,已经渐渐形成了从文字作品—电影—动漫—文创的成熟产业链,再加上美国的英雄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韩国的影视文化的经验在前,“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案例和手法可以借鉴,周仓的忠勇文化,价值观导向正确,弘扬时代正能量,一定会成为一个关照现实又尊重历史的优秀IP”。

据了解,周仓文化园是平陆县沿黄沿山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旅游景区,农旅融合模式为当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马皮乡加石村2019年万安寨关帝庙会安全、有序、顺利举办

来源:广西桂平市马皮乡人民政府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今年公历 6月15日)是关帝(关羽)诞辰日,马皮乡加石村万安寨有举办关帝庙庙会的传统。

为确保今年庙会安全、有序举办,马皮乡*委、政府组织政府机关、乡直单位和村干部共60多人,联合桂平市公安局派出的公安干警,统筹指挥做好交通疏导、治安保卫、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工作,引导车分流进出,指挥群众文明上香,提醒群众注意财产安全。

公安部门出动了警力从6月14日晚上22:00开始上山巡查执勤,6月15日上午7:00开始驻守在各个站点,与乡、村干部一起全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工作,引导车辆分流进出,指挥群众文上香,提醒群众注意财产安全。

据了解,马皮乡加石村万安寨关帝庙被誉为“广西关帝第一庙”,一年一度的关公(关羽)诞拜祭活动从明朝开始自发在民间形成,周边平南、容县等县市以及附近乡镇如木圭、社坡、木乐、石咀群众都会聚集万安寨参加庙会。从6月14日晚至15日,到关帝庙会上香的群众共有4万多人。

邳州土山关帝庙会(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来源:古镇新闻 大宁新闻网

土山关帝庙会是江苏徐州邳州南部乡镇最大规模的庙会,它的渊源一直可追溯到土山关帝庙始建之时,初为民众自发的祭拜活动,后又逐渐集中在关帝的祭日举行祭拜活动,随着关帝庙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祭拜民众的增加,促使单一的祭拜形式逐步发展变化,祭拜的日期和祭拜活动内容也不断变更和丰富,慢慢形成了时间适宜,内容丰富和有组织的集体庙会活动。

土山关帝庙会最初的活动名称为“祭日”,也就是群众自行祭拜关公寿辰的日期,这种内容单一的祭拜活动,从公元1460年土山建起关帝庙之后,先由不定期日祭拜,到固定期日祭拜,最初定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后变更为农历九月十三日。在内容上由最初单一的庙内祭拜活动,逐步发展到与庙外的文化娱乐及饮食、农贸产品交易的商业活动相结合,但这种活动一直是无组织的自行祭拜活动,延续170余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土山镇已发展成为邳南最大的商贸集镇,被称为东徐州,当地官府、商会、市民开始有组织的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庙会祭拜活动,庙会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庙内祭拜活动,庙外的文化娱乐活动,集市的商业活动结合一体,形成了统一完整的庙会活动。每年会期之前由庙会的“会头”召集有关成员研究决定当年庙会活动的有关事宜,使庙会正常有序的如期举行。

江苏徐州的邳州市土山镇,己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远在东汉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中详尽地记述了武圣——关云长被困土山而威武不屈的故事。公元200年,曹操、关羽征战于土山,关羽兵困土山时的忠、勇、仁、义精神被后人广为传颂。

或许是与关羽征战土山有关吧,在土山镇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纪念关羽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天顺三年(1460年),迄今已逾500多年,有资料称其当时为全国第二大关帝庙。数百年来,自发祭拜关老爷,逐渐成为当地的传统习俗。

在关帝庙门口有一幅对联格外醒目: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号圣释号佛道号天尊。土山关帝庙虽历史久远,但面对地震、兵劫战乱也未能保全,现有建筑也历经了数次重修。有记载的自明至民国曾进行四次大修。清朝雍正三年(172年)关帝庙重修。

据邳州新闻消息,2005年土山关帝庙在邳州市及土山镇两级*委、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启动了土山关帝庙和土山古建筑群的修复工程,恢复原庙址22亩(1500多平方米),恢复原有房百间,同时复建了后山的马迹亭及周围山上的关公磨刀石,马蹄印,张辽跪印马**等古迹。

土山关帝庙会是苏北、鲁南最大的祭祀关帝的庙会,土山镇依托关帝庙举办的关帝庙会历史悠久,己举办上百届庙会,2010年“邳州土山关帝庙会”被徐州市政府列入徐州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据当地朋友介绍,自1942年以后,邳州一带战争、水患连年不断,土山关帝庙会便开始停会,关帝庙也随之香火惨淡,庙宇荒废败落。解放后关帝庙一度被作为土山小学使用,1983年,土山庙会又开始恢复,但因种种原因庙会又断断续续多年,直到2006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土山镇举行了关帝庙修复落成暨关帝庙会100周年庆典,成为土山关帝庙会历年中规模宏大也最为成功的一次庙会,现每年都正常举办,土山关帝庙已成为邳州著名的旅游景区。

据悉,土山关帝庙会的活动内容除庙内上香祭拜活动外,还在庙内外演唱戏曲、表演杂技,并在主要街道开展商贸活动。土山关帝庙遗址其中一进院内的建筑遗址为民国初年老隆兴茶食店的房屋基址。现存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其中诵经堂的彩绘梁架为清道光年间原物,十分珍贵。清朝乾隆年间,山顶上建起了马迹亭。清朝末年,马迹亭坍塌。到了民国,军阀张勋驻扎徐州,派他的干儿子商用中营长进驻土山,这个营长就用处罚一个土豪劣绅的罚款来重建了马迹亭。当时邳县的知事李时亮为亭题写了楹联:马迹而今声价重,将军从此留姓名。横额是“美髯遗风”。关帝庙和马迹亭,都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主要殿堂都是雕梁画栋,房门都是不同花形的木制油漆的花棱门,色彩艳丽,龙凤形象逼真。

1939年1月,**邳县县委负责人栗培元来到土山,在土山地下*的支持和帮助下,将200多名爱国青年组织在一起,于当年7月在关帝庙内正式成立“邳县青年救国义勇队”,栗培元任队长。刻立于此的青年救国义勇队纪念碑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和注解。

淮海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碾庄圩战斗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在这里共歼敌17.8万人,并击毙了敌军团司令黄百韬。这里是淮海战役碾庄战斗的前沿指挥所。

如今,土山关帝庙已成为著名的3A级旅游景区,关帝庙会具有独特的徐州地方传统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毎年来自全国各地朝拜关公的游客络绎不绝,庙里香火旺盛。

田庄台镇关帝庙会再“献”文化大餐

来源:盘锦日报 臧春宇

辽宁盘锦田庄台镇是全国唯一一座“九庙同镇,五教共处”的城镇。自明朝中叶至清末年初,田庄台镇先后建成九座寺庙,汇集了五大宗教——佛教、道教、***教、***、天主教,五教相融相谐,一派祥和。现在镇内已陆续复建了**寺、关帝庙、望海观、崇兴寺、文昌宫五座庙宇。田庄台庙会是田庄台众多庙宇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盛会。密集的宗教建筑,成了古镇田庄台之“古”的象征之一,也使田庄台的庙会文化,得到了迥别于周边城镇的繁荣发展,并一路延续了下来。农历四月十八为娘娘庙会;农历四月二十八为药王庙会;农历五月十三为关帝庙会。其中以农历五月十三关帝庙会最为盛大。

关帝庙俗称“老爷庙”,于清乾隆11年创建。关帝庙主祀关羽,因他重情仗义、功德于世,曾被历朝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同孔子并称为文武二圣。相传清嘉庆年间,“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曾来此小住,还为关帝庙写了“可化春秋”的横匾。“辽东三才子”之一的刘春烺也为此留下过“亘古一人”的墨宝,刻为横匾。

每次庙会都盛况空前,喜庆程度胜过年节。历史上,这天农民歇工、渔民休船、工人放假、学生停课、机关闭门,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纷至沓来逛庙会,即使旧社会极少出门的年轻女子这天也例外。如今,庙会规模越来越大,庙内,香烟缭绕,钟磬齐鸣,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默祷许愿、求寿祈福;庙外,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人声鼎沸,游客摩肩接踵。尤其是摆摊的密聚,有卖切糕、凉粉、千层饼、麻花、火灼等的小吃摊;有卖布老虎、泥娃娃、剪纸等的工艺品摊;有卖药、拔镶牙、修脚点痣的郎中摊;还有耍猴、变戏法、打靶式卖艺的、卖唱、套圈、抓彩的。尤其是小孩子,东蹦西跳,如赶大集一般最兴奋。

“田庄台庙会”作为盘锦地域文化的一种,作为旅游活动的一项,已经成为田庄台镇特色产业发展一大亮点,它将同“红海滩观赏会”、“河蟹节”等一样,正在成为盘锦市旅游产业的响亮品牌。

一道庙会民俗大餐,一场古镇繁华盛景。6月15日上午,田庄台关帝庙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盛况空前。本届庙会为广大游客奉献了一场新颖别致的庙会文化大餐。

本次庙会从2019年6月15日至6月17日(农历五月十三至五月十五),共三天。庙会活动涵盖传统民俗文化和特色风情小吃,展现古镇田庄台繁荣发展的新风貌。据不完全统计,庙会首日游客人数突破3.5万。

庙会现场,老胡家烧鸡、刘家果子、正兴合**糕点、胡记宝发祥**糕点、明祥顺**特色名菜等各式传统非遗小吃和美味佳肴,让市民一饱口福。在辽河广场上,民间表演更是热闹非凡,广场舞、民间艺人绝活、民俗展示等节目倾情上演,一场场颇为难得的视听盛宴,让市民大饱眼福,引来大家阵阵喝彩。

“好开心,每年的庙会我都会带着孩子过来,不仅带孩子品味过去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追寻自己儿时的记忆,每逢来到田庄台,无论是怀着虔诚的心去进香祈福,还是到现场品尝本地的特色美食,或者去庙会上凑凑热闹……总之,田庄台关帝庙会都会满足你所有的想法!”游客沈振明开心的对笔者说。

田庄台庙会历史悠久,是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庙会活动一直以“逛”为主,在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融入田庄台水陆码头、辽河航运、民俗民风、商业兴替、小吃由来、民间艺术等传统故事。人们或祈福或看戏或观景,熙熙攘攘之中,平添了许多精神上的收获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回味。

为了更好地打造这一民俗文化品牌,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促进全域旅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田庄台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和谐美丽的镇区环境,不断深入挖掘独特优势资源,在传统庙会中融入商旅文化元素,打造田庄台地域、民俗、商业品牌,让有着厚重历史和不朽文化的田庄台古镇再现“清明上河图”繁华盛景。

据了解,本次庙会在“逛”的基础上,增加了赏、品、尝、购、娱等元素,既有传统民俗内容,又有时尚新潮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娱演出、展览展示展卖、观众互动、旅游推介等活动,吸引了周边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场面异常热烈。来自省内外各地的商户,展销各种物美价廉的小商品,令游客尽情体验“淘宝”的乐趣。小吃展卖、小商品展卖等活动,也让本地特色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交易额均有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