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灭亡有什么表现(梁山招安后宋朝多久灭亡)

康元年,游牧民族第二次南侵,攻克太原,打开了北宋都城的门户,游牧民族一路南下至黄河北岸。当时宋军有12万步兵和1万骑兵驻守黄河天险;但洪雁韩综率领的游牧民族只有8万人,其中真正的女真人只有2万人,其余都是契丹人、**、渤海人等。意思是游牧民族是一支杂牌军。

从实力上看,宋军处于优势,再加上安逸,以及黄河天险,这些牧民要想顺利渡河比登天还难。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吃惊,游牧民族不费吹灰之力就渡过了黄河。

本来黄河金兵到了,以为会面临一场恶战。为了造势,他们在岸边立起上百面鼓,敲锣打鼓欢呼,通宵达旦。第二天早上,黄河对岸的13万宋军消失了。当宋军听到战鼓声时,他以为游牧民族要来大规模进攻了,吓得屁滚尿流。黄河天险再次失守。

影视剧中的金兵将领

可以说,北宋的灭亡与宋军战力薄弱有直接关系。北宋的军队弱,是因为宋朝皇帝不要强大的军队,只想要庞大的军队。

北宋建国后,招兵被定为基本国策,即养兵。由于不断征兵,部队人数滚雪球般迅速增长。宋太祖开宝时期,军队总数只有38万,皇军不超过20万。在宋仁宗李青时期,全国有超过125万军队,其中包括82万帝国士兵。虽然军队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士兵的素质却越来越差。

北宋初年,为了防止朝廷士兵素质下降,宋太祖制定了一些规定。例如,士兵不得穿着华丽的丝绸和缎子制成的衣服,并支付他们的薪水。士兵必须自己收集,不允许任何人代为收集。为了让士兵锻炼身体,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特别规定住在城西的士兵必须到城东的仓库领取食物,城东的士兵从城西领取。

但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国家趋于和平稳定,军队中的制度和训练也变得无用武之地。执勤的士兵,让别人替自己扛武器;领工资太累了,干脆雇别人来扛。更有甚者,统帅和一些官员还公器私用,召唤帝国士兵为自己效力。被召集的士兵人数从几百到一千多不等,这些士兵甚至不用参加规定的检阅。这些现象是由北宋公正的御史赵扁在陕西发现的。他还专门去**,说遇到紧急军事情况,国家会让这样的部队来参战。这和让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城里人去打仗有什么区别?

其实军纪的破坏也和宋朝的兵源有很大关系。宋军的主要来源

1.宋朝募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防止民众造反。因此,他们不太关心应征士兵的素质。于是,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和地痞流氓就大量地混入了军队。

2.面对天灾**,会出现大量的流民,这些对于朝廷来说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了防止游民扰乱公共秩序,我们干脆把这些游民编入军队,可想而知他们的战斗力之弱。

3、匪贼要拉拢,宋代流行一句话叫“当官的,**放火要拉拢”。宋朝的逢迎政策的结果,很多土匪、小偷被讨好,一下子就当了官。梁山的宋江等三十六个头领,bec

军纪被破坏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军战斗力的下降。早在宋夏战争时期,帝国军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就已经严重暴露。当时,西夏人根本不怕宋军的皇军主力。他们每次遇到帝国军都很高兴,但是他们害怕边境上由普通人组成的非正规军。有鉴于此,有时,宋军将军为了迷惑西夏人,故意将禁军和非正规军的旗帜和番号互换,让西夏军队误以为是禁军,掉以轻心。

到北宋末年,由于皇军常年忽视军事训练,一些士兵甚至不会骑马;即使能上马,也不能打,因为怕从马上掉下来,双手抓着缰绳。连士兵都拉不动自己的弓箭,射出的箭无伤大雅。这样一支部队,能和如何对抗外敌吗?

宣四年(1122),北宋,灭辽,十万人杀辽燕京,刘彦卿领兵。此外,郭药师的昌有8000人从辽投降,但燕京城的辽守军只有10000人。由于兵败悬殊,刘彦卿本以为可以轻而易举拿下燕京,没想到军纪败坏的宋军竟然一触即溃。刘彦卿吓坏了,他干脆搭了一个营地,不能坚持。

北宋王朝

p>

此时,郭药师献计,说辽军在正面战场阻击我军,燕京必定空虚,自愿带领五千精兵突袭燕京。刘延庆接受了郭药师的计谋,并派他的儿子刘光世带兵接应。郭药师率领突袭燕京,果然打了辽军一个措手不及,攻入了燕京。但是,关键时刻,刘延庆却把郭药师给卖了,没有派兵增援。

郭药师率领的五千宋军,在城中与辽军展开巷战,从早上杀到下午,终不见援军到来,只好撤退。辽军通过这次战斗,稳定了燕京的局势,截断了宋军的粮道。又放出风声说,辽军三倍于宋军,将要大举进攻;刘延庆不辨真伪,信以为真,连夜烧营而逃,军饷物资统统丢弃,慌乱之中,宋军相互践踏,死伤无数。而辽军1万人,将十万宋军像鸭子一样追赶。

宋朝这样的一支军队,自然让金国人看明白了一件事,宋朝虽是泱泱大国,却是一只纸老虎,十万大军竟然被辽军的几句谎言吓跑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金兵第二次南侵过黄河的时候,金将对完颜宗翰说,宋军人马众多,我军如强行渡河作战,胜负难以预料,不如虚张声势,吓唬一下宋军。

当天夜里,金军的数百面战鼓响起,宋军以为金兵要趁着夜色杀过黄河,十三万军队吓得连夜逃跑,金军就这样轻松的渡过了黄河。

宋朝每年花费巨资供养的百万军队,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上百年的养兵之策,换来的却是在国家危亡时刻,百万军队派不上用场了,眼睁睁地看着北宋王朝的灭亡。

除了这支供养百年的军队不堪重用之外,还有两支北宋朝廷花费巨资打造的军队,在背后捅了宋朝一刀,他们就是常胜军和义胜军。

常胜军原是辽国的军队,其初创时被称为怨军。

辽朝末年,女真人揭竿而起造反了,辽朝派兵镇压,但都被女真人打的落花流水。辽天祚帝下令招募死难将士的后裔及无家可归的百姓,组成怨军。顾民思义,辽国是利用这些人为亲人报仇雪恨的心理,来攻打女真人,他们的战斗力必然是爆表的,算是辽国的精锐。虽然士兵不多,但军事实力极为强大。

但同时,这支军队也必然会给辽国统治者带来麻烦,他们还经常打家劫舍,犯上作乱,弄得辽朝统治者很是头疼。这样的一支军队,忠诚度也必然不高,是那种有奶便是娘型的。当辽国在宋金围攻之下岌岌可危,常胜军一看情况不妙,其统帅郭药师便率领常胜军向宋朝投降了。

常胜军叛辽投宋后,在北宋统治者的竭力扶持下,其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宋朝放手让郭药师在燕山(燕京)地区招兵买马,常胜军的人数迅速增加。同时,燕山府的政治、经济和军政大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郭药师,就算后面宋朝派遣了燕山知府,但实权还是牢牢地掌握在了郭药师手中。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以张觉事件为借口,大举南侵燕山府。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支昔日的常胜军毫无斗志,不战而降。

这支花费巨资打造的、实力雄厚、装备精良的数万常胜军,为何表现得如此不堪?

首先是因为张觉事件。根据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两国不准招降对方境内的人。张觉原是辽国将领,多次打退过金国人的进攻,辽国灭亡了,金国人就招降了他。辽国百姓在金国人的残酷镇压下,纷纷请求张觉带领他们抵抗金国人,作为张觉本人来说,他也是不愿意投降金国的。于是,就派人联络宋朝,想把燕云山后的几个州交给宋朝。

但是,没想到事情败露,张觉就逃往了宋朝境内。金国人自然不干了,就大兵压境说要进攻宋朝,宋朝人吓坏了,为了平息金国人的怒火,就把张觉给杀了。可怜张觉,身为辽国大将,为了不受金国人的欺凌和摆布,误投了昏庸无脑、仰人鼻息的宋朝,到头来落得个身首异处,而且还搭上了全家人的性命。

张觉屈死,兔死狐悲,所有在宋朝任职的辽国降将及常胜军的将士们,纷纷感到寒心,痛恨宋朝君臣寡恩薄义,卖友求荣。常胜军的郭药师更是气愤地说:“今天金人要张觉,便杀了张觉送给金人。如果有一天来要我郭药师,岂不是也要割了我的人头送给金人吗?”

从这以后,郭药师便心灰意冷,萌生异志,对部下的管束也就松弛了。这支被大宋依为干将的常胜军,顿时成了一盘散沙。

其次,常胜军是以少数民族将士为核心。他们本来就是辽国境内的契丹、奚等少数民族组成的,之所以投降宋朝,并不是对宋朝有多么忠心,而是因为宋朝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而且,宋朝对常胜军非常宽容,使得他们更加骄横跋扈,肆无忌惮。他们在燕山地区大肆劫掠百姓财产,弄得当地百姓民不聊生,这些地区的人民对宋朝大失所望。但这对于常胜军来说,那是自然再好不过的了,在当地干违法的事情,还没人管你。

他们忠于宋朝的前提是可以在当地为所欲为,但是要他们为宋朝拼命抵御金国人,那他们可不干了。这样一支由少数民族人士组成的常胜军,既然可以背叛与自己同宗同源的辽国,为何又不能背叛宋朝呢?

常胜军的背叛,给宋朝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宋朝之所以如此纵容常胜军,是寄希望于他们能抵抗金国人,将防御金国人的重任交给他们手中。但他们的背叛,宋朝费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数以百万计的金银收复的燕京六州,不到十天时间,重新沦落入了金人之手。而且,还直接损失了上万匹的战马,这对于本身就缺马的宋朝来说,损失是巨大的。

2,更重要的是,徽宗禅位于钦宗后,金兵还有点担心孤军深入宋境很危险,就想停止进攻了,以观时变。但是郭药师已经对宋朝算是知根知底了,说宋朝的防务形同虚设,不足为虑。更不用担心宋军抄后路,因为宋朝没有出这样的人,即使有这样的人,宋朝的皇帝也没有这个胆量。

正是在郭药师这个向导的指引下,金兵绕开一时无法攻下的城池,一路南下向宋朝的纵深挺进,打到汴京。

3,后来,宋金签订合约,金国退兵之时,所过之处,都会进行洗劫一番,河南、河北之地惨遭劫难。而这些计策,都是出自于常胜军的郭药师,他把洗劫百姓的传统,传给了金兵。

义胜军

北宋收复燕京之后,就不断招抚燕云地区百姓内迁,可能是觉得这些百姓比较勇悍,就从中招募了一批人当兵,称作义胜军。

义胜军总共招募了有十万之众,让他们驻扎在河东地区,对这支军队寄以厚望,待遇方面,也要比北宋禁军要高很多,但这让当地的禁军很不满。觉得自己作为正规军,待遇竟然还不如一支投降的百姓组成的军队,他们以为自己的口粮被义胜军给夺走了,就经常对义胜军出言不逊,扬言要杀死所有的义胜军。义胜军听说后,就很害怕,就暗中动了叛乱的念头。

后来,当金兵南下,义胜军纷纷投降,将重要的关隘献给金兵,使宋朝苦心经营一百多年的河北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宋朝养了百年之久的禁军,在外敌入侵之时,毫无抵抗之力。作为重金招募的常胜军和义胜军,不但没有起到保境安民的作用,反而投敌,助纣为虐。这正式宣告了北宋养兵政策的彻底失败,也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